门诊时间:二十四小时应诊 VR全景展示 咨询服务热线:0312-5079277 / 5079256 患者回访中心 河北省心理援助热线:12356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讲堂 > 健康科普

魏佳影:夏至养心守神:中医智慧助你安稳度夏防“心”疾

添加时间:2025-06-26 08:50:54   浏览次数:138  

夏至日长至极,阳气鼎盛,天地间生机勃发。然而,在这万物繁茂的时节,炎暑与湿气交织,却是心神最易受扰、情绪波动加剧之时。中医理论深刻揭示了此时节与精神情志健康的紧密关联,夏至养生,重在养心守神。

夏至虽阳气鼎盛至极点,却也是“一阴初生”的微妙转折。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与夏季相通。酷暑高温易引动心火:

1.心火亢盛:火热扰心,最直接表现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长期积累可诱发或加重焦虑状态。

2.耗气伤津:暑热逼迫人体腠理开泄,汗出过多,暗耗心气与津液。心气不足则神疲乏力、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心阴亏虚则虚火上炎,加重心烦、口干、心悸,情绪更趋低落或敏感易激。

3.湿邪困脾,痰蒙心窍:夏季多雨潮湿,湿邪易困阻脾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运化失司则气血生成不足,心神失养;湿聚成痰,痰浊上扰亦可蒙蔽心窍,令人感到头昏沉、思维迟钝、情绪莫名低落或身体沉重不适,为抑郁情绪埋下隐患。

夏至养生核心在于 清心火、养心阴、安心神、健脾胃、防暑湿,为心神构筑安稳屏障:

起居:顺天时,重静养

夜卧早起:顺应昼长夜短,可稍晚睡(不晚于23点),但务必保证充足睡眠,晨起可稍早以利阳气生发。

子午双憩:午间(11点-13点,心经当令)小憩15-30分钟至关紧要,能有效敛养心阴、缓解疲劳、稳定情绪。哪怕闭目养神片刻亦有裨益。

避暑清凉:正午高温时段减少外出,居处保持通风凉爽,但切忌贪凉直吹冷风或久处低温空调房,防止“阴暑”伤身。

饮食:清补为主,养阴生津

苦味清心:适量食用苦瓜、莲子心、绿茶等天然苦味食物,能清泄心火、解暑除烦。莲子心尤善清心火、助安眠。

酸甘化阴:酸味(如乌梅、山楂、番茄)能敛汗生津,甘味(如绿豆汤、百合、银耳、山药、莲藕)能养阴益气。酸梅汤、绿豆百合汤是极佳饮品。

健脾祛湿:薏米、赤小豆、冬瓜、荷叶、茯苓等食物利湿不伤正,红豆薏米粥(少加糖)、冬瓜汤可常食。

忌口:减少辛辣燥热(如辣椒、烈酒)、油腻煎炸及过甜食物,以免助火生痰。

情志:静心宁神,疏泄有度

“使志无怒”:牢记《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箴言。遇事尽量保持平和心态,避免大悲大喜、暴怒等剧烈情绪波动耗伤心气。

静心怡情:练习书法、绘画、听舒缓音乐、静坐冥想(哪怕5分钟深呼吸)等,有助于静心安神,为大脑创造“清凉”空间。

适度倾诉:避免情绪郁结,与信任的亲友沟通或寻求专业支持是重要的疏泄渠道。

穴位按摩:随手可及的安心法

内关穴(宁心安神):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两筋之间。心烦、心悸、失眠时按揉。

神门穴(养心安神):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睡前按揉助眠效果佳。

太冲穴(疏肝解郁):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情绪抑郁、烦躁易怒时按压。

夏至的养生,是顺应天时的一场心灵守护。当心火得清,心阴得养,脾胃得健,那喧嚣暑气便难以扰动心神深处的宁静。在这阳极阴生的时节里,愿每位朋友都能在中医智慧的荫庇下,守得一片心海澄明,安稳度夏,让健康的情绪如夏花般自然绽放。


首页电话产品
Copyright ©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三金网络  备案号:冀ICP备11016901号-1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09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