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直有大量志愿者坚守着,但是,很多志愿者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心理医生,提示大家,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一定避免下面4点,确保心身健康,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避免没有同事的长时间单独工作
当应激事件发生时会伴随着应激反应的出现,面对应急事件时一方面要学会识别普通的压力症状和极端的压力症状,对当前自己状态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要保持与同事,家人和朋友定期联络,通过他人确认自己的状态,及时调整。
避免全天候工作、几乎不休息
由于很多志愿者都是大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的经验,不能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出现过度工作,疲劳工作,甚至即使可以休息也强迫自己工作。身体在疲劳状态下容易情绪不稳定,而且自身免疫力会降低。学会自我监控工作时长,不要过度工作;当面对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要及时上报,学会拒绝;学会与团队合作,并且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始终良好心态才是战胜疫情的法宝。
避免加剧无能感或不称职感的负面自我对话
当情绪低落时,人的注意力会变得狭窄,同时由于思维倾向验证自己认可的信念,所以不断的负面自我对话会加剧挫败感,加重情绪低落。
比如,当不小心把测体温枪弄坏了,过于自责,不断重复自己过错,“觉得自己就是什么都干不好,粗心大意”。并且联想起自己曾经把家里贵重物品摔坏,自己在重大考试中失误等事证明自己确实粗心大意什么都做不好。
这时可以多一些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这次是我不小心,是因为我没拿稳,这只是一个意外,很多事情我都能做好,像昨天让我通知1-5栋楼全体居民做核酸检测,我都通知到了。或其他一些能反驳“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个信念的实证。
避免过度使用食物、酒精、烟草、咖啡因等物质作为安慰
通过暴饮暴食、喝酒、吸烟等物质行为可以暂时缓解的焦虑,抑郁、恐慌等负性情绪,但带来的情绪缓解只是暂时的,所以为了得到持续的情绪舒缓,会伴随反复的暴饮暴食、过度的吸烟饮酒等行为,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损害。我们要认清楚出现过度的物质食用等行为本质是缓解不良情绪,学会用健康的方式替代不良行为发泄不良情绪,比如可以用放松技巧、压力管理,做室内运动,跟他人倾诉,在没人环境大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