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间:二十四小时应诊 VR全景展示 咨询服务热线:0312-5079277 / 5079256 患者回访中心 河北省心理援助热线:0312-96312
精神卫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管理 > 精神卫生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添加时间:2019-09-02 15:10:44   浏览次数:1632  

1.神经影像学方向:

1磁共振方向:该方向从结构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角度对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结构像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感兴趣区的影像学研究、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研究、基于脑表面分析研究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的分析手段;功能影像研究主要包括局部脑活动分析和功能连接及脑网络研究。重点关注前额叶、海马、边缘系统、杏仁核、前扣带回、纹状体、脑岛等相关脑区。较以往研究不同,除了横断面研究,更需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对患者一级亲属及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相关脑影像学指标是否会随着疾病的发生、转归及疗效出现差异性变化或趋势,同时通过创新技术来减低既往研究存在的异质性问题。

(2)脑电生理学及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方向:利用脑电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结合反映各认知领域的神经认知任务,探索精神科常见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亚专科方向如睡眠障碍、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以及各类心理问题等的认知缺陷、发病机制、早期筛查、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评估、判断预后及康复。

2.基因组学方向:

(1)探讨常见精神疾病的共病风险基因:SNAP25、BTN3A2、ZEB2、QPCT、CACNA1C,在上述疾病中的可能发病机制,结合临床症状表型、严重程度,寻找易感基因位点;根据所编码的蛋白在血液、粪便、尿液中表达水平,随治疗结局的变化,筛选出一致性较好生物标记,结合患者临床表型,探索与疾病发病、严重程度等临床表现相关的关键蛋白,验证基因易感位点的同时,尝试揭示相关蛋白通路作用机制。

(2)神经免疫及代谢机制研究:利用精神疾病临床样本库筛选调控精神疾病的相关免疫因子。探索免疫炎症因子对精神障碍及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代谢障碍的调控作用;通过开展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深入研究糖、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相关的信号转导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

3.构建精神疾病智能诊断模型:基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功能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和脑电信号,构建脑功能模型和脑网络连接模型,探究其脑神经反应的特异性特征,并结合临床特征、分子标记大样本数据,通过医学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初步构建智能诊断模型,辅助临床诊断,提升诊断精度。

4.精神疾病靶向治疗: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和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现对个体在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情感稳定剂代谢水平及治疗反应性、安全性的基因组学检测,探讨药物的代谢机制,以及个体遗传因素差异,并对药效做出预判,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在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事件相关电位或者近红外光谱成像下,利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技术,实时对受试者的特定皮层脑区进行干预,可以探索静息态下或者某种神经认知任务下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认知缺陷发生的神经活动机制。而且,国内外研究显示,这些物理干预技术往往也是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有效的治疗及康复的手段。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事件相关电位或者近红外光谱成像,找到患者神经活动受损的相关脑区,利用这些物理干预技术对神经活动的兴奋或者抑制的相关靶点脑区进行精准干预,促使患者的认知功能、疾病病情得到恢复。

首页电话产品
Copyright ©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三金网络  备案号:冀ICP备11016901号-1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0942号